2019年5月1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华应邀在10博体育行政楼礼堂做了题为“俄罗斯文学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色”的讲座。俄罗斯学院院长邓宇主持了这次讲座。
在讲座中,张教授引用了大量欧洲着名的杰作,介绍了12世纪至20世纪俄罗斯着名文学的曲折。他简要描述了俄罗斯文学如何从单一到结束融入欧洲文学,最终达到顶峰。他强调,俄罗斯文学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正是这些曲折使其文化特征独立于整个欧洲的特征,即俄罗斯文学的生态。与中国和俄罗斯文学相比,张教授还阐述了文学中心主义文化的形成特征。他认为,俄罗斯文学和文化可谓是命脉,而文学几乎成了俄罗斯文化的“代言”。他说,俄罗斯的未来是俄罗斯文学的未来,从文学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未来。最后,张教授通过几部作品深刻解读了俄罗斯文学文化特征中所包含的宗教信仰。他认为,俄罗斯独特的文化品格决定了其精神特质,使俄罗斯文学充满了悲剧性,其文学也始终探索着人类的精神悲剧。与此同时,俄罗斯作家总是向人们展示悲惨的命运,因此俄罗斯文学是“流亡者记录,受害者志”。
在质询会议的后期,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学生在俄罗斯学习和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他建议大家关注文学研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文学,努力以更深刻,更客观的方式理解文学内涵。
演讲者简介:
张建华,北京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方“长期学者”。曾任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外交学院院长,俄罗斯外国语学院院长。他拥有5篇学术专着,110多篇学术论文,8篇独立合作翻译小说,2篇社论词典,3本国家规划教科书(本科和研究生)。学术专着《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于2015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图书馆,《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着名教师,教育部精品视频讲师,中国翻译协会“高级翻译”。他赢得了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文学奖等俄罗斯奖项。